索引号: |
CD040-20200910-000000 |
发布机构: |
市扶贫办 |
发文日期: |
2020-09-10 |
主题分类: |
经验交流 |
关键词: |
|
西洞庭|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 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
来源:常德扶贫
发布时间:2020-09-10 11:19:32
点击次数:次
【字体:小 大】
初秋的清晨,道路两旁的鸡冠花红霞烂漫,村民们还在睡梦中,村道上传来呼啦呼啦扫地声和铁锹铲土的声音。晨曦中,一人熟练地驾驶着电动环卫车,沿着渠道,一路喷洒除草剂清除杂草,捡拾零散垃圾,他就是西洞庭管理区金凤街道望洲社区公益岗人员潘云峰。
由于双手与右腿天生残疾,潘云峰在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从此以后,他的生活慢慢发生着变化。命运给了他不完美的身体,却磨砺出了他吃苦耐劳、认真负责的品格。村支两委、结对帮扶干部多次上门了解后,为他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,帮助他顺利摆脱了贫困。今年1月,潘云峰与望洲社区签订了公益性岗位用工协议,成了一名环境卫生保洁员,每个月增加了800元的固定收入。
“在家门口就业,每个月还有稳定的收入,各级领导对我也很关心……”谈起公益性岗位带来的福利,西洞庭管理区金凤街道天福社区脱贫户黄有元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,直言“党的扶贫政策好,我们做起事来心里舒坦。”今年1月,黄有元申请成为了村里的道路养护员,每月到手工资1500元。
据悉,西洞庭管理区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和贫困户的就业意愿、就业能力、就业需要等,积极入户走访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根据自身情况积极申请环境卫生保洁员、秸秆禁烧巡查员、道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,有效增加了脱贫户的收入,成为稳定脱贫攻坚成果的“稳定器”。目前,西洞庭管理区为脱贫户量身定制的公益性岗位达到70个。
与此同时,西洞庭管理区对公益性岗位实行严格管理,严把“出勤关”,村里按照规定与公益岗人员签订公益性岗位用工协议,严格履行工作义务;严把“调整管理关”,努力做到人适其岗,对不听从管理、不履职责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,实现动态化管理,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扶贫助困的作用。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