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号: |
CD040-20201228-000000 |
发布机构: |
市扶贫办 |
发文日期: |
2020-12-28 |
主题分类: |
经验交流 |
关键词: |
|
临澧|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 铺就群众满意“小康路”
来源:常德扶贫
发布时间:2020-12-28 09:02:48
点击次数:次
【字体:小 大】
近年来,临澧县以乡村路网建设为基础,以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为抓手,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题和致富“梗阻”,2019年被评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,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(社区)100%通公交车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出行“答卷”。
一是城乡一体构建群众出行“便民路”。坚持城乡一体,科学规划县域路网建设,重点补齐乡村出行短板,确保乡公路网络全覆盖。截至目前,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653公里,占公路总里程的 85.3%;新改建乡镇枢纽站6个、公交首末站13个、农村客运候车亭近400个,开通运营城乡客运线路27条,投入新能源客车160台,每天滚动发班1000多趟次,实现群众出门有水泥路、抬脚上公交车。 二是以民为本优化群众满意“幸福路”。将原有163台老旧车辆统一回购并更换为新能源客车,提供现金、微信、刷卡等多种支付方式。县城区早晚高峰适当增加发班频次,针对园区、旅游景点推出园区专线、旅游专线和订制公交。实行城乡统一票价,对运营企业实行投资回报 8%的总量控制,所有线路实行2元起步、最远距离不超过6元的阶梯票价,整体票价在原有基础上下浮 30%(最多达 60%)。同时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、伤残军人、残疾人实行免票政策,中小学生实行半价优惠,直接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。 三是路产融合打造群众发展“致富路”。把路网建设与脱贫攻坚、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,积极探索“公路十扶贫“公路+产业”“公路+旅游”等乡村振兴新模式。目前,全县已打通澧南“油茶、水稻、葡萄”、澧北“脆蜜桃、猕猴桃、脐橙、杂柑”两条特色产业环线,开通修梅(林伯渠故居)、余市桥(丁玲故居)、太浮(风景名胜区)、刻木山(国家石漠公园)、停弦渡(亚洲第一灌溉工程青山枢组)5条乡村旅游线路,带动沿线群众人均增收 2000 元以上。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